最新消息封面
2020-09-23
《早餐推薦指南》美食地圖大公開!

 

2020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以「早餐店文化」為題,除了於展場內展示不同創作者來分享與詮釋各自的早餐記憶,也希望民眾能藉由自身參與,去思考早餐店於自己心中的意義。因此我們邀請到了 葉怡蘭、徐仲、焦桐 三位深耕於飲食文化的觀察者擔任引路人,各自規劃一份記憶中心專屬的《早餐推薦指南》,公開多年來深藏的口袋名單,期待大家可以跟著路線踏點,親自品嚐臺灣早餐富魅力的迷人滋味,進行一場晨間限定的文化對話!

 


 

① 最古早味的早餐推薦指南 —— 引路人:焦桐


早餐是正餐,如我在《為小情人做早餐》所陳述。

我中年時就已經開始過老年生活了,早睡早起,每天清晨即饑腸怒吼;因此我欣賞的店家都拂曉開賣。

較具規模的餐館多不供應早餐,壞就壞在我早晨的胃口特別好。我理想的早頓是米飯,熱湯,魚,多種蔬菜,蛋;其次才是麵食,諸如牛肉麵,披薩,義大利麵,肉夾膜,水餃之屬。

我愛坐在街頭,聽各種野性的吆喝,看掌勺的老闆面對滿座的食客,動作敏捷、流暢,似乎食客再怎麼蜂擁也游刃有餘。

飽食一頓早餐,不僅是肚皮腫起來,胸中同時也升起熊熊溫情──意味著精神的歡愉,世界呈現美好的光明面,緊鎖的眉頭會釋放燦爛的形容,密佈的皺紋舒張了微笑,周圍的貓狗草木都顯得溫柔可愛,忽然好想擁抱背著書包的學童,想熱烈地緊握鄰桌勞工朋友帶勁的手。飽餐之後,一種遼闊的慈祥感湧上心頭,衝動地想多給孩子兩倍的零用錢,隔壁的惡鄰居看起來已不那麼勢利眼,彷彿我不是在紅磚道上趕路,而是漫步在琴鍵上。

我信賴的味道是一種古早味,古早味並非表相地打扮成農業社會的樣子,它是現存的當下。

認真,仔細操作是古早味美學,高湯總是要老老實實用肉、骨熬煮出肉質香,或用能釋放鮮甜味的菇蕈、洋蔥、蘿蔔、蘋果、甘蔗等等燉煮素高湯。那是味精、雞粉等調味料難臻的美味。

最新消息主圖片

 

② 最混搭的早餐推薦指南 —— 引路人:葉怡蘭


台北城市面貌和飲食的豐富多樣、多元混融,尤其淋漓盡致展現在早餐/早午餐上。「朝食天堂」── 這是日本藝人渡邊滿里奈在她的台灣旅行書中對台南的讚譽,然我認為,不單單台南,在台灣的許多地方、包括台北,全都適用。

不僅東西四方、大江南北、甚至全台各地美味全數匯集在此,且還隨時潮不斷推陳出新、繁衍進化,由得人日日變換口味、花樣大快朵頤。

而各種美味中,讓我尤為留戀的,依然還是在地滋味 ── 是和你我的過去現在、情感記憶,和這片土地的風土、食材緊密相繫的踏實之味,百吃不膩。然雖曰在地,卻同樣百態千姿,吃之不盡,且同樣能從中玩味出各方各地不同飲食文化的在此交揉軌跡;充分展現出島國地域和子民的複雜多端歷史因緣以及強大的包容力。

此份推薦即是從這樣的多元角度著眼,從清粥小菜、小吃、蛋餅燒餅油條豆漿與涼麵等台北街頭巷尾日常習見的不同類別在地早餐中,個別列出私心喜愛店家……毫無疑問,僅只是這大千世界裡的滄海一粟,姑且算是多少一窺台北的朝食風華吧!

最新消息主圖片

 

③ 最挑嘴的早餐推薦指南 —— 引路人:徐仲


以我的觀點,美好的早餐有三要素,一是鹹味,二是夠熱,三是有湯水。

國外早餐常見甜派、可頌、麵包、吐司果醬等,滋味不差,但吃久了沒勁,雖然偶有培根火腿蛋三明治等,但此鹹非彼鹹,嚐起來不同。我想念的是鹹粥與紅糟肉,我想念的是黑白切與米粉湯,鹹味要夠台,鹹味要彼此提味,鹹味要能開心開胃開眼睛。 

溫度則是另一個早餐的關鍵,燒餅要燙,豆漿要熱,餛飩湯要燙,油飯要熱,一切的美好都在熱燙之間,溫度有著現做即時感,可以體會店家用心,溫了或涼了,皆是警鈴,既然店家心不在此,那食客自然也不需在此。

在早餐時喝一碗湯,我覺得甚為重要,湯頭顯現的是店家的勤勞與用心,因為好湯頭是以時間換得,啜飲之間,便可以得知熬湯用料的新鮮。

以上種種,熱燙的湯水的鹹味滋韻,都建立在一個前提,就是必需有時間好好品味,若有閒情坐下來吃,不需抓著麵包邊走邊啃,若有時間挑選品評,不需趕時間囫圇吞下。閒情逸致的早晨時光,又怎能不美好。

最新消息主圖片